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计算机科学学院2023级学生赴北伐独立团烈士陵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
作者:沈易军、周游 编辑:沈易军 上传:祝梦欢 审核:柯尊韬 发布时间:2025-04-07 浏览次数:
血染山河魂不灭,春来陵柏又青青。时值清明,为深切缅怀革命先烈,探寻历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2025年4月2日下午,计算机科学学院2023级30余名学生骨干在辅导员沈易军、苏志俊的带领下赴北伐革命纪念碑、叶挺独立团武昌纪念馆开展主题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该活动旨在通过敬献鲜花、理论宣讲、情景体验等形式,激发引导广大学生在触摸历史脉搏中增强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在赓续红色血脉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
参与学生合影 钱新月摄
献花寄思:素菊凝露祭忠魂
本次活动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拉开序幕。同学们整齐列队肃立于北伐战争纪念碑前,集体默哀一分钟。默哀毕,他们怀着崇敬的心情依次向革命先烈敬献鲜花。在巍峨的纪念碑下,同学们深切追思为民族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革命先辈,表达对他们的无限哀思和崇高敬意。
参与学生默哀 钱新月摄
宣讲明志:追光寻根薪火传
纪念碑下,学生骨干肖婧、杨孜分别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现场思政课。肖婧同学以叶挺同志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为主线,深情讲述了革命先烈在烽火岁月中展现出的坚定忠诚、无畏担当与无私奉献精神,她号召同学们将这份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学习上追求卓越、勇攀高峰,在生活中恪守道德、涵养品格,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杨孜同学以“历史回望、时代对比、青年担当”为三大维度,回顾了叶挺独立团的历史地位、武昌战役的革命历史,对比了先烈夙愿与今日辉煌,探讨了新时代面临的挑战与应对之策,她结合青年大学生专业为基、实践砺能、服务社会的时代要求,号召同学们珍惜时代机遇,勇于实践探索,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奋斗中书写青春!
肖婧同学现场讲授思政课 罗来摄
杨孜同学现场讲授思政课 罗来摄
情景体验:历史回响信仰坚
走进叶挺独立团武昌纪念馆,泛黄的历史照片如时光胶片般徐徐展开。通过馆内历史照片所展现的一幅幅鲜活的历史场景和一幕幕硝烟未散的攻城画面,同学们深入了解“铁军”的辉煌战绩,深入理解“铁军精神”的丰富内涵——敢于担当的勇毅,不怕牺牲的壮烈,纪律严明的严谨。同学们纷纷表示:先烈们用热血浇灌信仰,我们要用代码书写忠诚。科技强国的征途上,每个人都是冲锋的“铁军”!
参观叶挺独立团武昌纪念馆 钱新月摄
本次“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是贯彻落实学院党委“铸魂育人 数智强国”党建工作品牌建设,推进扬帆计划的重要举措,是探索学生骨干主讲现场思政课,打造学生“自主式发展”育人模式的创新实践。通过这一场新时代青年与革命先烈的跨时空“精神对话”,计算机科学学院2023级学生必定能在烽火岁月中感悟家国情怀,在英雄故事中汲取奋进力量,并将红色基因转化为“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以“不忘来时路”的清醒与“奋进新征程”的豪情,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勇担时代使命,书写属于新时代民大青年学子的青春答卷。